我每次买书都要考虑再三,唯独这本不到两百页的小书是很快买下。我从某篇文章里看到作者提起它——还不是推荐的那种,我就很感兴趣,马上去查,一查发现合我胃口,于是果断下单买,好的书必须要拥有,不然我心里难受。

下单后我就盼望着快点到货,三天后终于收到了,同时收到的还有一本我考虑了很久才买的一本书,读得我倍受折磨,简言之就是不说人话。而这本小书却是非常难得地言简意赅,信息量很大,是最近一个多月我买的自我成长类的书籍里的Number one!

这本《单核工作法图解》的主题是管理时间,战胜拖延,从而完成目标。是超级畅销书《番茄工作法图解》的作者(瑞典)史蒂夫?诺特伯格,他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,首创了这套简单、灵活又强大的单核工作法。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对于读者我来说,能对我很有启发和作用的才是最重要的书。

每一本书都会有喜欢它、推荐它的读者,这本书也不例外,其中一篇推荐序的作者写到他很少读到这么浓缩的书,而且这本书写得简明、高效、精要,我深以为然。看来好的书,对于它的优良品质读者都会有相同的判断。

我看这本书的目的是找到实现目标(成为作家)的方法:怎样安排时间?怎样行动?怎样有动力。当然我买的关于自我成长的书,阅读目的也是这个。但是只有这一本书才是写得最好的,我甚至觉得那么多干货,作者才写成一本书,亏大了!不是吗,有些作者,写这本书推销另外一本书,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事,硬是扯成了一本书!

虽然觉得作者亏大了,但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不把读者当sha 子,当jiu菜割的写作态度,让我觉得像一股清流温暖心田,让我心生敬意。一个作家,用知识赚钱无可厚非,可是对于那些一个观点扯一本书的作者,我实在鄙视。可惜现在都流行这样,一个人有点名气了就出书,不管写得良心不良心。

单核工作法很简单,就是每天的重要任务不要超过5项,每25分钟只专注做一件最重要事。这最重要的事是指影响到你长远目标的事,目标是由每一次小步子来实现的。

关于如何达成目标,这本书里写到了吃青蛙、养成好习惯、培养专注、制造心流、拒绝拖延、生成内在动力、选择性阅读、画思维导图,全都说得简洁而有力量,而这里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分别写在一本书里的,也就是说我买了好多本书,最后发现我只买这本书就够了!多么痛的领悟啊。

看这本书收获真不少,还有没有吸收到的知识,后期必须反复重读,当操作手册一样用。目前让我最受益的阻止了我的拖延症发作。本来我打算每看一本书就画思维导图,写一篇读书文章(只能算是读后感吧),可是我觉得不会画思维导图,很烦干这事,所以写也就无从下手,已经有半个月了,书看了几本,但是都不想动手。

我终于从这本书找到了原因,原来我不想动就是因为各种害怕,于是拖延。要战胜这种恐惧就是直接面对,从一小步开始,开始了就会做下去了,于是我拿出白纸,在中心写下了书名,接着一小步一小步完成了思维导图并写出了以上这些话。

好不好另说吧,起码是我的心里话,起码我行动了,写出来对我还是很有好处的。以后每读一本书我就要按照这个方法来,相信会做得越来越顺手的。

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书。